>

您當前的位置:公告公示

    • [ 索引號 ]
    • 11500112MB1574030D/2025-00004 
    • [ 發文字號 ]
    •  
    • [ 主題分類 ]
    • 科技 
    • [ 體裁分類 ]
    • 公告公示 
    • [ 發布機構 ]
    • 渝北區科技局 
    • [ 生成日期 ]
    • 2025-02-21 
    • [ 發布日期 ]
    • 2025-02-21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關于公示提名2024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的通知



根據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24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2024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手冊》要求,現將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擬提名項目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2月21日至2025年2月27日。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渝北區科技局(電話:67817328)或派駐紀檢組(電話:67809466)提出,逾期不予受理。單位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材料上加蓋單位公章;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材料上簽署本人真實姓名。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須注明聯系方式。


附件:1.“國產旋轉導向鉆井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2.“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公示材料

??????3.“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座艙系統跨平臺核心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4.“深層頁巖氣水平井高效射孔技術及規模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5.“新能源汽車空調雙層流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公示材料

??????6.“超寬帶超低相噪捷變頻大動態微波接收機”項目公示材料

??????7.“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備及烘干關鍵技術”項目公示材料

??????8.“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光學成像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9.“提名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獲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公示材料

?????10.“提名重慶閃亮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項目公示材料

?????11.“基于多模態場景理解的智慧機場服務系統”項目公示材料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2025年2月21日? ????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國產旋轉導向鉆井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國產旋轉導向鉆井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四、項目簡介

旋轉導向鉆井系統代表了當今世界鉆井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能夠成倍提高水平井鉆井速度、打破水平段延伸極限、大幅提升油氣資源動用率,是油氣資源高質量開發的關鍵核心裝備。本成果實施前,國內沒有自主工業化產品,市場全部被美國油服巨頭壟斷,是國家層面高度關注的油氣高端裝備領域“卡脖子”難題。

對慣性導航、結構設計、信號傳輸、極端環境可靠性的深度融合決定了旋轉導向鉆井系統的工業化突破。項目針對以上技術難題,集成了地球物理方法、自動化控制、結構力學、材料科學等20余個學科交叉理論,歷時十余年攻關,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旋轉導向鉆井系統,配套形成了水平井旋轉導向一趟鉆高效作業模式,實現了該領域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代表我國鉆井技術的重大跨越。

成果獲授權專利48件。主導制定行業標準2項,發表論文15篇。成果已在國內重慶、四川、陜西等地以及白俄羅斯工業應用超300口井、進尺超50萬米,實現成果對俄羅斯批量銷售,近3年形成經濟效益顯著,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自主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2023年6月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新聞頻道以“高端鉆井裝備的自主之路”為題對項目成果進行了長達12分鐘的專題報道。

2021年9月,成果被評為中國石油“十三五”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入選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創新成就展,被習近平總書記現場檢閱。蘇義腦、孫金聲、劉永才等6位院士評價本成果為“作為黨中央高度關注的卡脖子技術裝備,自主研制的旋轉導向系統是我國石油工業領域的國之重器,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整體技術水平國際先進,部分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代表我國鉆井技術實現重大跨越。”。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發明專利:Method for remotely turning off downhole unit from the surface applicable to rotary steering system;國家(地區):美國;授權號:WO2021/238898;授權日期:2024.04.02;證書編號:US11946350B2;權利人:CHINA NAT PETROLEUM CORP;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 CO;發明人:Bai Jing; Zhang Jichuan; Lu Dengyun; Li Lei; Huang Chongjun; Jia Lichun; Liao Chong; Han Liexiang; Zhang Dejun; Tang Gui。

[2]發明專利:Jet adjusting method for rotary guiding down-hole jam release;國家(地區):美國;授權號:WO2021/238899;授權日期:2024.05.14;證書編號:US11982146B2;權利人:CHINA NAT PETROLEUM CORP;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 CO;發明人:Zhang Jichuan; Lu Dengyun; Bai Jing; Xie Yi; Li Lei; Chen Kexu; Huang Chongjun; Jia Lichun; Zhang Dejun; Li Zhilin; Mao Bin。

[3]發明專利: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coupling coefficients of non-contact transmission magnetic mechanism;國家(地區):美國;授權號:WO2021/238901;授權日期:2025.01.14;證書編號:US12199448B2;權利人:CHINA NAT PETROLEUM CORP;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 CO;發明人:Jing Bai;Lei Ll;Dengyun Lu;Jichuan Zhang;Yi Xie;Weicheng Li, Lichun Jia;Chongjun Huang;Liming Fan。

[4]發明專利:一種石油鉆井用連續波泥漿脈沖發生器;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8933747 B;授權日期:2024.12.13;證書編號:7600639;權利人: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發明人:陸燈云,龐東曉,韓雄,譚賓,徐文,魏蕭,黃崇君,盧齊,賈利春,么恩翔。

[5]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旋轉導向系統的液壓缸單元異常監測處置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1677718 B;授權日期:2021.07.23;證書編號:4567614;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發明人:陸燈云,張繼川,白璟,李雷,賈利春,鄭海波,唐貴,胡超,張斌,何超。

[6]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伽馬管狀態參數的伽馬融合計算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8933747 B;授權日期:2021.11.12;證書編號:4789121;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發明人:陸燈云,白璟,李雷,張繼川,黃崇君,廖沖,陳俊斌,張斌,董志剛,王新建。

[7]發明專利:井下旋轉導向的能量信號同步傳輸耦合機構設計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4050663 B;授權日期:2022.08.19;證書編號:5391298;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發明人:白璟,張繼川,陸燈云,李雷,謝意,韓烈祥,李偉成,李枝林,廖沖,毛斌,高林。

[8]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推靠式旋轉導向系統的雙柱塞推靠方法與裝置;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4016918 B;授權日期:2022.08.30;證書編號:5416684;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發明人:張繼川; 陸燈云; 白璟; 李雷; 陳科旭; 黃崇君; 鄧虎; 賈利春; 李偉成; 廖沖; 周長虹; 鄭海波。

[9]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井下旋轉導向的多路無線電能傳輸耦合機構;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3937904 B;授權日期:2022.10.11;證書編號:5507886;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發明人:白璟; 張繼川; 陸燈云; 李雷; 李偉成; 唐貴; 王新建; 肖占朋; 姚建林; 鄭海波; 楊曉峰; 周楊。

[10]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兩級節流的旋轉導向指令下傳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 111577133 B;授權日期:2021.08.13;證書編號:4612365;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發明人:陸燈云; 白璟; 廖沖; 韓烈祥; 張德軍; 岳步江; 劉偉; 肖占朋; 高林; 張斌; 鄭海波; 呂偉; 連太煒; 謝意; 汪洋; 陳東; 馬慧斌; 馮思恒; 王新建。

六、主要完成人

陸燈云,白璟,譚賓,王明華,張繼川,樂宏,岳步江,謝意,史玉才,李猛,嚴俊濤,呂偉,連太煒,張德軍,高林。

七、完成單位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川東鉆探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天石和創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慶科技大學,重慶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附件2

“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四、項目簡介

中國經濟近年來的持續高速發展,電力需求也成倍增長,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形成了大容量集中性供電負荷中心。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配套產業之一,電線電纜行業占據中國電工行業四分之一的產值,是機械工業中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產業,其年總產值已占到我國GDP的2%左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項目組歷經十余年研究,攻克了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結構設計與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瓶頸,發明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化技術及產品,并將其產業化主要取得了如下技術成果:

1、構建了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阻水層和金屬套改進結構,降低了空氣間隙和熱阻,提升了同規格電纜載流量15%、外徑減小了13%、重量降低3%,電纜全壽命周期成本降低2.7%,實現了面向國家需求的高性能超高壓絕緣電纜系列產品。

2、研發了大截面絕緣偏芯控制工藝,通過采用導體前后預熱、預調偏等工藝,以及基于螺桿轉速和絕緣厚度變化規律的調偏方法,有效將絕緣偏芯度指標控制在5%之內,優于國家標準不大于8%的要求。

3、提出了增強堆疊自編碼網絡的超高壓電纜生產過程狀態監測方法與深度高敏感特征優化方法,研發了無監督異常檢測方法,突破了超高壓電纜生產線對進料、繞包、成纜等流程的不間斷監測難題,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建成了高度自動化的智能制造體系,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

項目申請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形成國家標準6項;經鑒定,成果整體水平達國際先進水平。主要技術應用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天津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等工程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有效推動了超高壓絕緣電纜的設計與制造技術進步,具有推廣價值和廣闊應用前景。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發明專利:具有平度圓滑護層結構的高壓電力電纜及其制造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010902964.0;授權日期:2022.05.13;證書編號:5052941;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發明人:張亞;門業堃;黃澤祁;李艷紅。

[2]發明專利:一種高壓電纜脫氣裝置;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10470431.2;授權日期:2019.09.13;證書編號3525642;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發明人:張亞;何佳迅;張方;于鑫;唐遠和;吉振偉;唐世剛;梁軍令。

[3]發明專利:一種高溫超導直流海底電纜;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610700178.6;授權日期:2017.09.29;證書編號2641836;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發明人:吉振偉;周忠義;梁軍令;龔敏。

[4]發明專利:一種超大截面電纜生產時的調偏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710303436.1;授權日期:2019.01.01;證書編號:3199605;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煙臺供電公司;發明人:單娟;程明亮;朱俊宇。

[5]發明專利:一種擠鋁機快速調偏的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10944613.9;授權日期:2019.12.31;證書編號:3648576;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發明人:程明亮;郭德富;胡裕明;單娟:陳楸偉;朱俊字;吳毅。

[6]發明專利:一種擠鋁模具及改善擠鋁機擠出鋁管起皺的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510249158.7;授權日期:2017.09.29;證書編號:2641885;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發明人:程明亮,陳思文,朱俊宇。

[7]發明專利:一種紋鋁套電力電纜擠塑外護套用量的計算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410693853.8;授權日期:2017.06.30;證書編號:2536211;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發明人:吉振偉;龔敏;李佳夢。

[8]發明專利:電纜用外層高緊密度緊壓圓形鋁導體制備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210551849.9;授權日期:2016.01.06;證書編號:1907857;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發明人:李新平;湯浩;趙振明;星守疆;徐文皓;何佳迅;吉振偉張亞;周揚;梁軍令;郭東山;李元興。

[9]發明專利:一種超大截面組合型圓形導體;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611075231.4;授權日期:2019.01.01;證書編號:3201212;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煙臺供電公司;發明人:徐文皓;張剛強;李新平;畢遠明。

[10]發明專利:一種大截面電纜導體絞制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410382995.2;授權日期:2016.03.02;證書編號:1973505;權利人: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發明人:姜黎黎;唐遠和;李岸。

六、主要完成人

張亞、程明亮、何佳迅、劉博文、陳懿夫、張倩、劉世力、龔敏、羅寬、吳科。

七、完成單位

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重慶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超高壓分公司。


附件3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座艙系統跨平臺核心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座艙系統跨平臺核心關鍵技術及應用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四、項目簡介

智能網聯汽車是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也是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重點打造的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之一。智能座艙是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在國家及省部級項目支持下,深入研究智能座艙關鍵技術,取得創新成果:(1)基于跨域協同的座艙系統架構與平臺關鍵技術(2)北斗+多源信息自適應融合的車輛高精導航技術(3)車內外全角覆蓋的感知與交互技術(4)基于多源感知的座艙駕駛輔助安全技術。

成果已應用于十余家車企的幾十款車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發明專利:一種車載軟件升級方法、系統、終端設備和存儲介質;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10527187.5;授權日期:2023-08-15;證書編號:6237014;權利人:北斗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邵旭,何天翼。

[2]發明專利:基于雙目、加速度與陀螺儀的慣性導航高精度定位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11632825.X;授權日期:2022-10-18;證書編號:5521378;權利人:重慶郵電大學;發明人:蔣建春,楊誼,曾素華,歐小龍,趙龍明,王蓉,任凡。

[3]發明專利:基于單目攝像頭與距離傳感器的透明A柱系統及實現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111263236.0;授權日期:2024-11-29;證書編號:7566542;權利人:重慶利龍中寶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發明人:周鋒,王強,周中奎,李銀國,李科,鄒耀。

[4]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駕駛員監測與識別的座艙協同控制系統和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10621298.2;授權日期:2024-07-26;證書編號:7237300;權利人:重慶郵電大學;發明人:蔣建春,梁大彬,曾素華,連皓寧,林峰,夏云俊。

[5]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車道檢測與目標跟蹤的車輛輔助定位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610486724.0;授權日期:2019-03-08;證書編號:3281521;權利人:重慶郵電大學;發明人:朱浩,胡勁松,張斌,李銀國。

[6]發明專利:一種多車道車道線檢測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110402130.8;授權日期:2023-05-12;證書編號:5968743;權利人:重慶利龍中寶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發明人:段鴻,陳方榮,朱浩,王強。

[7]發明專利:位姿信息的確定方法、裝置及終端設備;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110524758.5 ;授權日期:2023-06-02;證書編號:6019025;權利人:北斗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伍小榮,陳正東,徐林浩,何天翼。

[8]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知識蒸餾的動靜態手勢識別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453607.0;授權日期:2024-07-30;證書編號:7238749;權利人:重慶利龍中寶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發明人:朱智勤,徐國峰,周中奎,周鋒,帥林宏,曹龍漢,李銀國。

[9]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車輛狀態和駕駛員狀態的異常駕駛行為識別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011318762.8;授權日期:2022-07-01;證書編號:5672681;權利人:重慶郵電大學;發明人:蔣建春,李春艷,曾素華,祝磊,胡浪,梁大彬。

[10]發明專利:車載網關控制系統及智能汽車;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10362807.4;授權日期:2023-12-19;證書編號:6565009;權利人:北斗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何天翼。

六、主要完成人

蔣建春、張敬鋒、朱浩、李紀文、唐利科、陳立濤、周鋒、吳學松、何天翼、曾素華、徐堅江、王強、李冠群、譚正、王穎。

七、完成單位

北斗智聯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梧桐車聯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利龍中寶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北斗智聯(重慶)軟件有限公司。


附件4


“深層頁巖氣水平井高效射孔技術及規模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深層頁巖氣水平井高效射孔技術及規模應用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四、項目簡介

川渝深層頁巖氣占其頁巖氣資源總量的70%以上,是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射孔為套管井壓裂液注入地層及油氣流入井筒創造唯一通道,在全世界頁巖氣應用占比99%以上,作業效果直接影響產氣量。與中淺層頁巖氣相比,深層頁巖氣埋藏深、井底溫度壓力高,存在射孔性能差、儲層有效動用難等世界級難題;另一方面,深層頁巖氣地質構造復雜、儲層厚度薄,大斜度上傾、套管變形等復雜井況水平井多,分簇射孔作業效率低、遇卡或落井等安全風險高,是制約深層頁巖氣效益開發的“瓶頸”之一。團隊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在射孔彈及評價方法、射孔工具及工藝、射孔作業軟件平臺三個方面取得突破,主要創新包括:(1)發明了模擬深層頁巖氣儲層環境的射孔性能評價方法及新型射孔彈;(2)研發了復雜水平井安全射孔工具及高效施工工藝;(3)開發了國內首套分簇射孔管串輸送控制模型與作業軟件平臺。成果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4件,登記軟件著作權3件,發表論文24篇,制定企業標準5項,入選2022年度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

近三年,成果在川渝地區大足、永川等7個深層頁巖氣區塊及新疆、青海等4個深層頁巖油主力區規模應用1300口井,市場應用占比超80%,提升單井最終可采儲量30%。成果為我國深層頁巖氣藏高效開發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發明專利:一種套管射孔參數設計方法及射孔套管安全評價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498335.6;授權日期:2024.01.23;證書編號:6634370;權利人:西南石油大學;發明人:胡剛、歐進仕、陸應輝、鄧圣議、段云峰、王國榮、馬驍、鄧杰、馮峰、王小龍。

[2]發明專利:一種分簇選發橋射聯作射孔裝置及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010275331.1;授權日期:2023.10.31;證書編號:6451484;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李奔馳、唐凱、陳鋒、陳建波、陸應輝、任國輝、張清彬、羅苗壯、楊登波、趙昕迪、胡寒。

[3]發明專利:一種筒狀井眼軌跡模型的分簇射孔管串通過能力計算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911303532.1;授權日期:2023.04.25;證書編號:5905726;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李奔馳、陳鋒、唐凱、歐躍強、陳建波、任國輝、張清彬、楊登波、胡寒。

[4]發明專利:一種射孔井口快速換裝防噴設備及其控制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110004882.9;授權日期:2022.12.02;證書編號:5622937;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李奔馳、唐凱、陸應輝、陳鋒、陳建波、楊登波、任國輝、羅苗壯、張清彬、趙昕迪、胡寒。

[5]發明專利:一種分簇選發橋射聯作射孔模塊;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010276110.6;授權日期:2024.05.28;證書編號:7032932;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李奔馳、唐凱、陸應輝、陳鋒、任國輝、陳建波、張清彬、羅苗壯、趙昕迪、楊登波、李妍僖。

[6]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井下張力儀的水平段上翹油氣井橋射聯作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010328187.3;授權日期:2022.04.23;證書編號:5414735;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唐凱、楊登波、陳鋒、任國輝、陳建波、張清彬、趙昕迪、陸應輝、許嘉樂、李妍僖、胡寒。

[7]發明專利:電纜輸送分簇射孔作業爆炸解卡丟手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510596421.X;授權日期:2018.07.24;證書編號:3010008;權利人: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發明人:唐凱、陳華彬、陳鋒、郭曉燕、陳建波、任國輝、王海東、李奔馳、周鑫。

[8]軟件著作權:分簇射孔泵送程序設計軟件V2.0;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2020SR0717742;授權日期:2020.07.03;證書編號:5596438;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趙昕迪、唐凱、任國輝、楊登波、張清彬、李妍僖、李奔馳、陳建波。

[9]軟件著作權:分簇射孔泵送程序設計軟件V2.0;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2020SR0717742;授權日期:2020.07.03;證書編號:5596438;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趙昕迪、唐凱、任國輝、楊登波、張清彬、李妍僖、李奔馳、陳建波。

[10]軟件著作權:泵送一體化軟件V1.0;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2023SR0336008;授權日期:2023.03.14;證書編號:10923179;權利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發明人:趙昕迪、唐凱、任國輝、張鴻韻、張清彬、李妍僖、李奔馳、陳建波。

六、主要完成人

陸應輝、李奔馳、胡剛、羅苗壯、賈向東、雷新華、李陪。

七、完成單位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附件5


“新能源汽車空調雙層流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新能源汽車空調雙層流技術及產業化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四、項目簡介

本雙層流空調系統項目需實現普通單層流HVAC總成、雙層流HVAC總成多功能平臺化配置,空調箱總成設計采用分配箱單元共用、進風箱單元通過不同的循環進氣結構和鼓風機葉輪來實現HVAC單、雙層流功能。

雙層流空調在保證普通空調降溫、采暖、除濕、除霜/除霧基本功能的同時,增加雙層流內外進氣模式、PM1/CN95級別過濾器、紫外線燈、等離子發生器功能;預留了臭氧發生器、低壓PTC接口及高壓PTC與水暖和內置冷凝器互換等結構裝置,賦能該產品更大的技術先進性,為未來同平臺車型拓展熱泵或非熱泵空調不同舒適性配置作了預留設計。本項目作為南方英特自主開發的最新單、雙層流并存共用空調系統,相比傳統普通空調系統,雙層流技術研發項目對于目標性能、輕量化、節能降耗、拓展功能方面都有顯著提高改善,實現雙層流構造箱體及雙層流無刷電機等HVAC前沿創新技術的工程應用開發真正落地,為南方英特以后開發更加節能、高效的熱管理空調系統積累了技術和經驗。

項目獲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該項目成果經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在廣汽A20、A29項目上的成果轉化,近三年累計實現直接經濟收入3.8億元,并為當地增加4950.7萬元稅收,增加了93人的就業,同時該項目成果也成為公司的核心產品之一。?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發明專利:一種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總成;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10380351.8;授權日期:2023-11-07;證書編號:6465903;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廖新耀,寧向梅,張釗,吳長發,袁月,吳貴超。

[2]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汽車空調的進風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720411308.4;授權日期:2018-02-09;證書編號:6968985;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張釗,袁月,吳貴超,駱宇,廖新耀。

[3] 實用新型專利:循環風門總成及雙層流內外循環空調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20325360.2;授權日期:2018-10-02;證書編號:7917416;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張釗,袁月,吳貴超,廖新耀。

[4] 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總成;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20599164.4;授權日期:2018-11-20;證書編號:8114027;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廖新耀,寧向梅,張釗,吳長發,袁月,吳貴超。

[5] 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內外氣雙層流鼓風機葉輪;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20600131.7;授權日期:2018-12-11;證書編號:8196655;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廖新耀,寧向梅,張釗,吳長發,袁月,吳貴超。

[6] 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內外氣雙層流汽車空調進風箱結構;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820600855.1;授權日期:2018-12-18;證書編號:8238979;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廖新耀,寧向梅,張釗,吳長發,袁月,吳貴超。

[7] 實用新型專利:內外氣雙層流鼓風機;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1920587544.0;授權日期:2019-12-03;證書編號:9704415;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寧向梅,張釗,袁月,吳貴超,廖新耀。

[8] 實用新型專利:分體式雙葉輪雙渦線獨立流道雙層流蝸殼箱結構及空調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123270825.X;授權日期:2022-05-10;證書編號:16440288;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謝朝,袁月,覃旗開,吳貴超,吳長發,寧向梅,李施彤。

[9] 實用新型專利:雙層流汽車空調箱進風箱結構;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420698304.9;授權日期:2024-11-15;證書編號:21991442;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吳長發,袁月,杜俊蓮。

[10] 實用新型專利:外氣可調型雙層進氣進風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420698347.7;授權日期:2024-11-15;證書編號:21990021;權利人: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發明人:張釗,寧向梅,袁月,吳貴超。

六、主要完成人

袁月、張釗、熊正華、杜俊蓮、肖奎、張繼鑫、陳立。

七、完成單位

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


附件6


“超寬帶超低相噪捷變頻大動態微波接收機”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超寬帶超低相噪捷變頻大動態微波接收機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四、項目簡介

項目開展超寬帶超低相噪捷變頻大動態微波接收機

研究,主要技術內容1.超寬帶設計:覆蓋DC-26.5GHz頻段,支持多頻段靈活切換。采用分布式放大器拓撲和寬帶匹配網絡,確保全頻段性能一致性。2.超低相位噪聲:基于超導振蕩器或低噪聲鎖相環(PLL),實現相位噪聲低至-130dBc/Hz@10kHz。結合光子輔助頻率合成技術,優化高頻段相位噪聲。3.捷變頻技術:采用多環PLL架構和快速調諧VCO,頻率切換時間縮短至50μs。引入數字預失真(DPD)和實時校準算法,確保頻率切換過程中的相位連續性。4.大動態范圍:混合信號鏈設計(模擬預濾波+數字后處理),瞬時動態范圍擴展至120dB。多級自動增益控制(AGC)和抗飽和設計,支持強弱信號共存環境。5.新材料與新工藝:采用氮化鎵(GaN)和磷化銦(InP)器件,提升功率效率和線性度。3D異構集成技術,將射頻、數字和電源模塊垂直堆疊,實現小型化與高性能。

技術創新點1.寬帶與低相噪協同設計:分布式放大器與超導諧振器結合,解決寬帶與低相噪矛盾。2.捷變頻與高穩定性平衡:多環PLL和快速調諧VCO實現微秒級頻率切換,確保相位連續性。3.大動態范圍信號處理:混合信號鏈設計與深度學習算法結合,動態范圍提升至120dB。4.國產化核心器件:自主研發GaN放大器、高速ADC/DAC,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實用新型專利:一種便于檢修的微波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1990115.6;授權日期:2023年1月10日;證書編號:18252677;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2]實用新型專利:一種便于攜帶的微波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198963.0;授權日期:2023年1月10日;證書編號:18231916;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3]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多通路射頻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1893771.4;授權日期:2022年11月15日;證書編號:17789876;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4]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抗干擾的微波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0088658.2;授權日期:2022年6月28日;證書編號:16817901;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5]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可抑制干擾信號的射頻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0032725.9;授權日期:2022年6月17日;證書編號:16751319;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6]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頻率跳變時間短的超短波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0249593.5;授權日期:2022年6月17日;證書編號:16758404;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7]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組合式中短波接收機證書;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220249498.5;授權日期:2022年6月17日;證書編號:16758403;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8]計算機軟著:TSKZ自動程序軟件V1.0;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2019SR302170;授權日期:2018年10月2日;證書編號:3722927;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9]計算機軟著:TSNK自動軟件V1.0;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2019SR0351143;授權日期:2018年10月2日;證書編號:3771900;權利人: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夏凡。

六、主要完成人

夏凡

七、完成單位

重慶坦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附件7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備及烘干關鍵技術”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備及烘干關鍵技術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四、項目簡介

在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與資源循環利用的關鍵時期,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缺乏有效處理、污水中可回收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資源的高效利用,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形成阻礙。而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備及烘干關鍵技術”自2021年成立項研發以來,憑借項目團隊持之以恒的努力與大膽創新的精神,取得了一系列極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成果。

在技術創新方面,項目團隊獨辟蹊徑。他們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以及高效生物處理等先進技術,通過研發智能傳感器與污水處理設備的深度融合系統,成功研發出具備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功能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備。該裝備突破傳統污水處理設備在監測精度和處理效率上的局限,在烘干關鍵技術上,團隊借助熱泵干燥與智能控濕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烘干方式能耗高、物料品質易受損等長期困擾行業的痛點問題。

四、主要知識產權證明目錄

[1]發明專利:“一種空氣能加熱泵”;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010419608.3;授權日期:2020-05-18;證書編號:4644536;權利人:重慶鑫隆旭機械有限公司;發明人:高才林。。

[2]發明專利:“一種熱泵機組”;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 202010640508.3;授權日期:2020-07-06;證書編號:4643579;權利人:重慶鑫隆旭機械有限公司;發明人:潘顯富。

[3]發明專利:“一種水生態修復用抗倒伏的漂浮裝置”;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410412649.8;授權日期:2024-10-22;證書編號:4647196;權利人: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發明人:張茅;朱俊成;徐永選;劉俊;蒲偉;梁延安。??

[4]發明專利:“一種抗浮錨桿的快速降水施工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110806854.9;授權日期:2024-04-26;證書編號:4645167;權利人: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發明人:陳凡;張茅;張文昌;徐平;劉俊;燕利珍;高正勇;方文;陳添嬌。

[5]發明專利:“一種河湖水體生態防護結構及施工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088527.X;授權日期:2021-07-16;證書編號:4649813;權利人: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發明人:陳凡;張茅;張文昌;徐平;劉俊;燕利珍;高正勇;方文;陳添嬌。

[6]發明專利:“一種工作站控制模式轉換方法及系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844068.3;授權日期:2023-12-29;證書編號:4646415;權利人:重慶衍數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發明人: 陳曦;唐正勇;路麒宇;高強;劉東林。

[7]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焊接機器人焊槍位置控制優化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477759.4;授權日期:2024-07-09;證書編號:4641586;權利人:重慶衍數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發明人:唐正勇;陳曦;高強;張少英;康平。

[8]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零件激光切割裝置”;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521383.2;授權日期:2023-11-15;證書編號:4644279;權利人:重慶衍數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發明人:陳曦;陳朝遠;唐正勇;江蕭;張少英;康平。?

[9]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金屬配件焊接裝置”;國家(地區):中國;ZL202410020249.2;授權日期:2024-01-08;證書編號:4642469;權利人:重慶衍數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發明人:陳曦;唐正勇;高強;張少英;劉東林。

[10]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焊接翻轉設備”;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ZL202311748303.7;授權日期:2023-12-19;證書編號:4642745;權利人:重慶衍數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發明人:陳曦;陳朝遠;唐正勇;張少英;康平;余念卓。

五、主要完成人

劉俊、冼培幸、裴艷玲、陳曦、唐正勇、潘顯富、高才林。

六、完成單位

制導環境應急技術裝備研究中心(重慶)有限公司、重慶衍數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重慶鑫隆旭機械有限公司。


附件8


“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光學成像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光學成像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四、項目簡介

在現代光學領域中,光學成像技術無疑占據著核心地位,是推動攝影攝像行業不斷革新的關鍵力量。該項目緊緊圍繞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學防抖、TOF(Time of Flight)以及潛望長焦等前沿且關鍵的技術展開深入研究與創新突破。 通過不懈努力,項目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實現了實時3D深度感知與非接觸式測量技術的重大突破,能夠精準、快速地獲取目標物體的三維空間信息;在抖動補償技術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有效解決了成像過程中因抖動導致的圖像模糊問題,確保了清晰成像;不僅如此,還實現了更長焦距、更高光學變焦以及卓越的視頻穩定性,顯著提升了成像質量和拍攝體驗,為現代攝影攝像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在知識產權方面,項目成果斐然,共斬獲22項發明專利、85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7項軟件著作權,充分彰顯了項目團隊強大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從經濟與社會效益角度來看,近三年來,項目累計創造產值達18億元,實現利潤8000余萬元,上繳稅金3200余萬元,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發展;同時,直接帶動當地就業人數超過10000人,為促進社會穩定和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產品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在移動終端領域,深受傳音、OPPO等行業領軍品牌的認可與采用;在消費電子領域,小天才、Insta360等知名品牌紛紛選用本項目產品;在新興的AI硬件、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也得到了大量應用。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團隊憑借自主研發的OIS工藝和運控算法,以及成功實現國產化替代的驅動IC硬件,成功打破了美日韓等國長達12年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多項國內及行業技術空白,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光學成像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為我國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主要知識產權目錄

[1]發明專利:攝像頭接地智能測試系統及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1901586B;授權日期:2021-12-10;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盧江、王海洋、李廷飛、趙軍、章平、齊書、晏政波、蔣鑫宇。

[2]發明專利:光學中心測試方法、裝置及設備;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1586401B;授權日期:2021-7-16;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王波、張瑞、趙新亞、杜松、章平、齊書。

[3]發明專利::傾斜景深攝像頭的防抖控制方法、電路、攝像頭及手機;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3364972B;授權日期:2022-12-30;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古昌根、姜林森、唐超、齊書、章平、盧江、鄧小光、王軍成。

[4]發明專利基于TOF的3D成像模塊校準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1562562B;授權日期:2023-4-14;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章平、趙軍、陳豪、齊書、古昌根、盧江、晏政波、蘇黎東。

[5]發明專利:一種VCM線性測試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3376520B;授權日期:2022-12-27;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晏政波、王愷、鄧曉保、彭開燁。

[6]發明專利:一種音圈馬達壽命測試系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09495737B;授權日期:2020-9-8;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李廷飛、章平、趙軍、盧江。

[7]發明專利:單光子激光雷達的3d圖像掃描和修復方法、裝置和設備;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3534191B;授權日期:2022-11-29;權利人:重慶連芯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發明人:馬曉燠、譚曉寧、楊奇龍、曹代、劉會龍、李成平、羅元江、胡瑞、周萬麗、賈天豪、游雙慧、劉少平。

[8]發明專利:檢測攝像頭模組傳感器位移性能的方法;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3945363B;授權日期:2022-11-15;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章平、陳豪、齊書、盧江、趙軍、唐美、晏政波、蘇黎東。

[9]發明專利:傳感器位移式防抖攝像模組、攝像防抖系統及移動終端;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3382144B;授權日期:2023-4-28;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秦攀登、唐美、羅卿、盧江、齊書、晏政波、陳明理、蘇黎東。

[10]發明專利:一種扁平式六軸調節平臺;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5164037B;授權日期:2023-8-29;權利人: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彭開燁、嚴小超。

六、主要完成人

晏政波、劉爽、黨進、周萬麗、唐倩、齊書、嚴小超、盧江、古昌根、郭伏雨

七、完成單位

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傳音通訊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連芯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大學。


附件9


“提名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獲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公示材料


一、提名者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二、提名獎種

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

三、企業簡介

重慶市天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實精工或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公司坐落于重慶市渝北區,并在上海、深圳、臺北、東京、加利福尼亞等地設立辦事機構。注冊資金4.46億元,主要從事高端攝像頭模組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AF、OIS、TOF、多攝、PDAF、虹膜識別、高感光度、潛望長焦、微距、T-LENS、3D、ISP大模塊等功能攝像頭產品研發制造能力。產品已應用于包括以傳音、OPPO、聯想、TCL、中興、海信、魅族等為代表的手機客戶,以小天才、亞馬遜、索尼、科大訊飛、視源、石頭科技等為代表的物聯網客戶。公司先后被國家及地方政府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重慶市智能工廠”、“重慶市數字化車間”、“重慶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重慶市工業設計中心”等榮譽稱號。

天實精工落戶渝北以來,累計投資自有資金約5.5億,新建全動全進口攝像頭模組封裝生產線19條,形成月產能1000萬顆的生產能力截止2024年底,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71億元,上繳稅金約1.5億元,帶動就業10000余人。

截至2024年底,天實精工在職總人數1300余人,其中研發人員300余人,研發團隊大專以上學歷占比約90%。公司高度重視產品的研發,建立切實可行的內部創新機制及研發管理制度,并先后投入千萬余元建設國內一流的企業級光學測研中心,長期為公司研發團隊提供各項研發基礎平臺并對公司產品進行各項嚴苛的產品檢測。

公司已先后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QC 080000電子電器產品中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ESD 20.20靜電防護體系、IATF 16949國際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等多項認證,搭建OA、ERP、MES、WMS、PLM等信息化智能系統,將工業化、信息化進行高層次深度結合,加大加快智能制造建設,全方位確保運營穩定,追求可持續化發展。? ?

公司自創建以來,一直以“誠信、務實、進取、感恩”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前途,為股東創造回報,與合作伙伴平等共贏”為企業使命。把以“客戶為中心,擁抱技術革新,長期艱苦奮斗”作為企業經營理念,努力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攝像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制造商。

四、核心創新團隊成員

晏政波、袁斌、齊書、嚴小超、冷彬林、龍永桂、黃先義、古昌根、盧江、牛振宇、汪斯明、范曉、蔣杰、張延曉、魏超芳。


附件10


“提名重慶閃亮科技有限公司獲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公示材料


一、提名者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二、提名獎種

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

三、企業簡介

重慶閃亮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專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專注于云計算、人工智能及物聯網,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持續不斷地創新。公司致力于將先進的IT技術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為企業和政府提供產業數字化轉型智力支持與技術能力支持。

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文化,以專業的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目前,閃亮科技用戶遍及政府、制造、物流等多個行業,超過200家客戶選擇了閃亮科技的服務,面對新技術的潮流和行業最新發展趨勢,閃亮科技主動擁抱變化,積極構建生態圈。目前已陸續受邀加入重慶市軟件行業協會、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聯合會、重慶市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慶市科技創業投資協會、5G應用產業方陣重慶分聯盟、重慶市虛擬現實技術創新聯盟、重慶市鵬計算產業聯盟、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先后和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科技大學、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等院校展開校企合作;并同華為技術、黑湖科技、超聚變、華途信息等業界標桿企業建立起全面深入的合作伙伴關系,持續為客戶提供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重慶閃亮科技從未停歇。公司高度重視研發投入,近三年研發投入呈逐年遞增趨勢。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匯聚了一批來自計算機科學、自動化控制、工業工程等多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組建了一支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研發團隊。他們憑借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對行業痛點的深刻洞察,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閃亮數字工廠管理系統為例,團隊自主研發的先進算法和智能模塊,成功解決了制造業長期面臨的生產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昂等難題,推動了行業技術的革新。公司圍繞該系統獲得專利授權3 項,軟件著作權登記9 項,構建起堅固的技術壁壘。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重慶閃亮科技始終堅持 “以人為本” 的人才理念。除了積極引進高端技術人才,還注重內部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公司定期組織各類專業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為員工提供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鼓勵員工不斷學習和創新。形成了一支專業素養高、創新能力強的人才隊伍。

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重慶閃亮科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的閃亮數字工廠管理系統助力制造業企業實現綠色生產,能源消耗降低 15%,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系統的廣泛應用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創造就業崗位多余個,為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公司憑借在技術領域的優勢,主導或參與制定了2項行業標準,在規范行業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形象和行業影響力。

展望未來,重慶閃亮科技有限公司將繼續秉持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拓展市場版圖,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四、核心創新團隊成員

張戍華


附件11


“基于多模態場景理解的智慧機場服務系統”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基于多模態場景理解的智慧機場服務系統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科學技術局

三、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四、項目簡介

本項目由重慶機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北京郵電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及業內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完成。

項目充分發揮校企聯動的產學研用優勢,圍繞新一代AI與通信技術下的智能云邊協同計算展開攻關,顯著提高了智慧機場等垂直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項目取得了如下成果:

1.通過申請專利如“一種行人識別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一種數據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等,實現了機場監控視頻中人臉、人體等的有效檢測與識別,并提供了多層級視頻聯網架構下的圖像加速調度方法,提升了視頻處理效率。專利“一種傾翻式托盤分揀機”的運用,提高了運輸效率和安全性。項目突破了復雜場景下的目標識別、圖像分割、多模態融合等關鍵技術,構建了端邊協同的跨鏡頭實時分析體系,實現了智慧機場中旅客流量、行李管控等場景的全要素感知,旅客流量預測準確率提升100%。

2.提出了一系列圖像質量增強、多語種文字識別、文檔版面分析及關鍵信息提取算法,構建了融合視覺與語言模型的多模態文字信息抽取技術體系,開發了自主可控的多模態智能機場管理系統及可靈活配置的SaaS化智能應用。結合“一種基于民航大語言模型的智能系統”專利技術,實現了93.5%的信息抽取準確率,核心指標因感度(PPL)較現有公開指標下降30%。顯著減少了人工投入,提升了機場顧客滿意度及工作效率。

3.突破了中心化的數字化交互式應用平臺多場景非結構化信息流融合分析及高階語義理解技術,搭建了一系列圍繞智慧機場、數字化服務、云計算、雙碳等領域的一站式數字化交互平臺。項目技術已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進行測試。

本項目相關支撐技術榮獲“2024年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科技創新一等獎”、2020年“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22年“中國商業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等。已形成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數據交換與共享規范、智慧交通、智慧機場等標準。研究成果發表于國內外頂級期刊,項目支撐技術經中科院院士等知名專家鑒定,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本項目已申請多項發明專利,涉及但不限于機器學習、視頻聯網、數據加密等多個領域。相關技術累計申請專利20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截至目前,重慶機場無紙化出行已服務1031471人次。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1]發明專利:一種標題預測模型的處理方法和裝置;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202311490760.0;授權日期:2024-01-09;證書編號:CN117371433A;權利人:北京郵電大學;發明人:肖立,朱勇鋼。

[2]發明專利:智能問答數據處理系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3220864B;授權日期:2021-10-01;證書編號:CN113220864B;權利人: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籍焱,薄滿輝,唐紅武,王殿勝,卞磊,譚智隆,張麗穎。

[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民航大語言模型的智能系統;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8964529B;授權日期:2025-02-07;證書編號:CN118964529B;權利人: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唐紅武,籍焱,張麗穎,楊祎,李德威,賈泓昊,尚亞南。

[4]發明專利:一種數據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4254840A;授權日期:2022-03-29;證書編號:CN114254840A;權利人: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卞磊,姚遠,于淇,王殿勝,唐紅武,薄滿輝。

[5]發明專利:一種行人識別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4937246B;授權日期:2023-02-07;證書編號:CN114937246B;權利人: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唐紅武,章凡壽,薄滿輝,王殿勝,籍焱,王仲侯。

[6]發明專利:目標航班任務的執行數量確定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117726050B;授權日期:2024-05-10;證書編號:CN117726050B;權利人: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人:王殿勝; 卞磊; 姚遠; 于淇。

[7]實用新型:一種信息技術服務設備操作臺;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202322085816.6;授權日期:2024-01-05;證書編號:CN220293241U;權利人:重慶機場信息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發明人:李扶翼,卿曉霞。

[8]實用新型:一種防爆型傳動自發電定位裝置;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202321739387.3;授權日期:2023-12-05;證書編號:CN220130068U;權利人:重慶機場信息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發明人:彭佩,楊棵,劉密,趙官印,周莉榕,陸鏡宇。

[9]實用新型:一種機場門禁控制器的控制設備;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CN202321174137.X;授權日期:2023-10-03;證書編號:CN219801771U;權利人:重慶機場信息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發明人:趙官印,楊棵,劉密,毛一飛,彭佩,徐小冬, 何磊。

[10]軟件著作權:應急救援管理系統VI.0;國家(地區):中國;授權號:2024SR0254037;授權日期:2024-02-08;權利人:重慶機場信息通信網絡有限公司。

六、主要完成人

胡義,肖立,嚴子淳,張靖佳,唐紅武,卞磊,楊棵,曲省衛,趙官印,彭佩。

七、完成單位

重慶機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南開大學,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