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慶市渝北區數字經濟“十四五” 發展規劃》的政策解讀
一、文件出臺背景
加快推動渝北區數字經濟發展,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需求,也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全區綠色化、智慧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的需要。
《重慶市渝北區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緊緊圍繞“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中西部地區智慧城市建設示范引領區、元宇宙先導試驗區、數字經濟集聚發展新高地、國家級數字經濟創新應用示范高地”發展定位,明確渝北區“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發展任務,全力打造“渝北智造”“智慧渝北”。
二、編制過程
主要依據《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重慶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重慶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重慶市渝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調研、專項研究的基礎上,先后通過走訪調研、部門座談、書面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相關區級部門、區屬國有公司及全區重點企業的意見建議,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在充分吸納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完成《重慶市渝北區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
三、《規劃》主要內容
(一)發展形勢與要求
全面總結了“十三五”期間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分析了發展情勢,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到2025年,圍繞“一核兩區兩高地”的發展定位,全區數字基礎設施取得新突破,數字產業化實現新跨越,產業數字化邁上新臺階,數字化治理展現新亮點,全區數字經濟發展在全市排在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一是夯實數字基建,筑牢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優化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在城市建設、工業、交通、能源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加快部署實驗室、高端應用研究平臺等創新基礎設施,支撐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全區實現碳達峰。
二是培育動能引擎,加快數字產業化能級提升。以大數據智能化為抓手,做大做強軟件服務、智能終端、數字內容等新興數字產業,做深做細智能汽車、智能裝備等數字產業制造業。以舉辦中國元宇宙高峰論壇為契機,推動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塑造數字產業新動能。
三是賦能產業經濟,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現代服務業、農業農村領域的應用,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以新動能加速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
四是優化治理體系,創新數字化治理高效模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推動政府管理、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數字化轉型,加大數據治理及安全保護力度,打造安全、可靠、便捷的“數字渝北”。
五是推進協同聯動,開啟數字經濟開放格局。充分發揮渝北數字經濟發展優勢,加強與兩江新區聯動,深度參與成渝地區數字經濟協同建設,加強與國際、國內數字龍頭企業合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保障措施。
六是完善支撐體系,優化數字經濟生態環境。加強數字安全監管、開放共享,做好數字經濟人才“引育服”,強化財政金融對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支撐力度,為全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三)保障措施
加強對全區數字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將數字經濟發展的任務分解細化,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分解具體政策措施。加強招商引資,通過以商招商、強鏈招商、補鏈招商,提升渝北區在數字經濟價值鏈、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地位。持續更新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沿進展、最新成效,營造全社會支持發展數字經濟的良好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