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下載文字版 下載圖片版 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重慶市渝北區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

實施方案的通知

渝北府辦發〔2024〕35號

 

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各區屬國有公司,有關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2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渝北區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以及《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辦發〔2021〕142號)有關精神,推動全區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建設高能級策源的科創大區,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建設目標

圍繞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臨空消費走廊、空港工業園區、空港新城、農業園區及龍溪、龍塔、龍山街道等重要區域及產業特色園區的孵化布局,強化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的規模化、特色化發展,引育優質運營機構、提檔升級本地孵化載體,優化全區孵化載體空間布局,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打造規模化、專業化、高質量孵化載體。到2025年底,全區建成孵化載體總面積32萬平方米以上,聚集在孵企業和創業團隊2400個以上,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360家以上,其中各園區建設29萬平方米、聚集在孵企業和團隊1800個以上,三龍片區建設3萬平方米、聚集在孵企業和團隊600個以上。重點打造具有全市影響力的孵化載體1個以上。

二、重點建設內容

聚焦區域主導產業和優勢領域,重點打造大型科技企業孵化園、特色孵化載體、創新創業孵化社區3大類。

(一)打造大型科技企業孵化園。依托創意公園孵化器等具有拓展空間,且集聚性、延展性較強的孵化載體,圍繞提升孵化引育水平,聚焦國內外優質創新創業項目,由平臺機構專業運營管理,為企業和團隊提供低成本創新創業空間;完善技術開發、科技金融、科技咨詢、公共服務等孵化服務體系,升級改造孵化載體周邊人才公寓、醫療教育、創業咖啡、休閑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以創意公園孵化器為重點,建設單個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科技企業孵化園1個。

(二)打造創新創業孵化社區。圍繞仙桃國際數據谷創新生態圈建設,依托重點發展區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創意設計等產業領域,集聚科技成果、龍頭企業、創投資本、高端人才、專業服務等創新要素,完善人才公寓、休閑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建設集科研、孵化、會議、辦公、生活于一體的孵化載體集群,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以仙桃數據谷為重點打造單個面積15萬平方米以上的創新創業孵化社區。

(三)打造特色孵化載體。圍繞專業化、精益化、平臺型等方向,發揮各類孵化載體資源優勢,聚焦大數據、智能化、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垂直細分領域,依托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提高入孵企業和團隊的專業集聚度;聚焦國際優質創新資源和我區產業發展需求,大力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孵化機構,對接全球優質項目、高端人才、創投資本等創新要素,打造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同時,聚焦創意設計、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領域,支持平臺型機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建設大規模、開放式的平臺型孵化器。力爭到2025年底,依托區內優質孵化載體,打造一批高質量特色孵化載體。

三、建設舉措及保障措施

(一)引導提檔升級。結合渝北區域優勢和產業需求,打造一批“線上有平臺、線下有載體、投資有基金、培訓有導師、入駐有創客”的高水平示范性眾創空間,支持新建眾創空間升級為市級眾創空間,支持市級眾創空間升級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實現創意公園、臨空數貿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孵化平臺的提檔升級,建設成為市級、國家級孵化器。促進感知、立洋等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培育和挖掘項目,加速創新創業資源的集聚。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含星創天地)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新認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含星創天地)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新認定的市級大型科技企業孵化園,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二)提升孵化能力。優化孵化載體管理服務,為在孵企業和團隊提供低成本的創新創業載體空間。提升投融資服務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鼓勵運營機構持股孵化,建立“投資+孵化”模式,形成平臺與創業企業共同成長的運營模式。拓展盈利渠道。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加快引進培育審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咨詢服務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等專業機構,打造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含星創天地)成功新孵化區內企業為市級入庫科技型企業的,每獲批1家,獎勵1000元;孵化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獲批1家,獎勵1萬元。

(三)營造雙創氛圍。支持孵化載體承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等國家級品牌賽事在重慶賽區的有關活動,舉辦高峰論壇、學術研討、成果展覽等重大活動,舉辦科技獎勵獲獎項目、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對接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鼓勵孵化載體舉辦創業沙龍、項目路演、主題論壇、創業培訓等專業化特色活動,力爭天天有活動、周周有路演、月月有論壇、季季有主題、年年有大賽,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推動與云陽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地區的路演、培訓等活動合作,加快科技資源積聚和交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含星創天地)經申報同意后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按活動實際支出的50%給予補貼,單次補貼最高不超過10萬元。

(四)培育服務人才。建立創業孵化人才及技術經紀人培育體系,積極組織區內從業人員參加國家、市組織的各類孵化人員及技術經紀人能力提升培訓,培養高層次創業孵化服務人才,培育和建立高素質、職業化的創業孵化人才及技術轉移服務人才隊伍。建立創新創業導師服務體系,建設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為孵化載體提供診斷輔導和咨詢服務。對2022年以來孵化載體內從業人員、技術轉移機構及區屬國有平臺公司從業人員獲得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技術經紀人(經理人)證書的,據實補貼資格認證培訓費用,每個載體(機構)每年補貼額不超過2萬元。

(五)健全績效評估。圍繞市級孵化載體績效評估考核,對孵化載體內在孵企業科技企業數量、投融資數量等指標進行評估,激勵孵化載體進一步規范管理、優化服務、提升能力,加快培育優質創新主體。對評估優秀的孵化載體給予績效考核獎勵,促進全區孵化載體提質增效。對市級考核優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含星創天地),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

(六)強化金融支撐。完善創業投資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孵化載體與重慶市種子投資引導基金共同組建種子基金,拓展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深入推進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改變合作銀行傳統商業貸款觀念,合理控制風險,落實好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擔保服務費全額補貼政策,加大對在孵企業債權融資的支持力度。

本政策適用于在渝北區行政管理區域(不含兩江新區直管區)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

本政策的申報、撥付及管理,由區科技主管部門制定實施細則或申報指南(通知),按程序組織實施。同一事項按就高不就低原則,不重復享受區級獎勵、補貼或資助。享受區級獎勵、補貼或資助的,不影響其同時爭取國家、市級支持。對因享受本政策資金產生的相關稅費,不再另行給予扶持。

本政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渝北區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渝北府辦發〔2022〕23號)同時廢止。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