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慶市渝北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 (2021-2030年)》政策解讀
一、規劃編制背景
《重慶市渝北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在認真落實各鎮街建設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各鎮街發展定位、耕地質量資源條件、建設優勢、相關規劃布局,對標對表《重慶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有效銜接《重慶渝北區鄉村振興戰略“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渝北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等,提出我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要求、建設標準、建設內容、建設分區、建設任務、建設監管、后期管護、效益分析、實施保障,是指導我區科學有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依據。
二、規劃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規劃》由8個章節構成,包括:前言、發展形勢、總體要求、建設標準和建設內容、建設分區和建設任務、建設監管和后續管護、投資和效益分析、實施保障等。
(一)前言。闡明《規劃》編制背景、與上位規劃的銜接、規劃主要內容、范圍及期限。
(二)發展形勢。立足渝北區區域概況、自然條件,分析了全區耕地資源稟賦情況、水資源情況等農業資源,總結“三農”現狀等;回顧了“十二五”以來我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總結建設經驗。同時,分析了新時期下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三)總體要求。明確了渝北區2021—2030年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和建設布局。建設目標:對標對表上級規劃,提出我區到2030年建成35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8萬畝高標準農田。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新增3萬畝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建設布局:統籌考慮區域發展定位、地形地貌、自然資源本地、產業基礎,圍繞“一區四線一園”現代農業空間布局,科學劃分高標準農田建設分區和發展重點,構建“兩區”發展格局,即北部山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南部丘陵高標準農田建設區。
(四)建設標準和建設內容。依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 30600—2022),結合渝北區實際,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8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設內容和要求。
(五)建設分區和建設任務。一是建設分區與分區建設指引。根據建設分區,根據區域范圍、區域特征,有針對性采取建設措施,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任務安排。根據“兩區”建設布局,按照突出重點、發揮優勢、兼顧均衡原則,確定各鎮街高標準農田新增建設任務、改造提升任務與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并落實年度計劃。將規劃期建設目標落實到項目、到地塊,明確主要工程措施、投資估算及實施年度,規劃期內科學布局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6個,形成可持續推進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庫。三是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因地制宜提出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七化”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十萬畝級糧油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共三類示范工程。
(六)建設監管和后續管護。從完善管理體制、健全管護機制、嚴格保護利用等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七)投資和效益分析。一是依據《重慶市農田建設項目預算編制規定(試行)》等相關政策規定,結合渝北區最近兩年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畝均投資情況,估算2021—2030年建設高標準農田需要投入的資金。二是明確了財政資金、新增耕地收益的投入、其他資金等三個方面的資金籌措渠道。三是對《規劃》實施后的預期效果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進行分析。
(八)實施保障。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規劃引領、加強資金保障、加大技術支撐、嚴格監督考核等五個方面提出了要求。